潮新闻 | 智慧化转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智能育才新生态

来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10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以人工智能、自动化、数字平台为代表的技术,正深刻重塑各行各业,这就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与时俱进,培养适应当前和未来产业需求的人才。作为浙江省数字教育试点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经贸职院”)深刻把握“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这一核心要义,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和完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以智慧化转型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变革与高质量发展贡献“经贸智慧”和“经贸方案”。

“职业教育的数智化转型,既包含数智化发展下的产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应对,也包含学校自身职业教育改革中的数智化发展。” 浙江经贸职院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浙江经贸职院已建成1个国家教学资源库、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生技能大赛获国家奖项104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形成可复制的职业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数字技术应用为起点,全方位推动职教转型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趋势。而在数字技术驱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浙江经贸职院却发现,在“数字化、复合型、创新型”的大规模个性化人才培养实践中,面临三大核心痛点:产业需求对接不精准、数字资源与教学脱节、个性化评价与管理低效。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依赖经验制定,30%的课程仍采用“一刀切”教学模式,部分教学管理仍然依赖人工统计。

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始终是以数字技术应用为逻辑起点,是“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推动教育组织转变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浙江经贸职院以数智化为核心手段,构建“产学对接、资源整合、环境支撑、评价反馈、管理监测”的“五环联动”实施路径。通过研发产学对接系统、打造智慧教学平台、创设智慧学习环境、完善数字评价体系、建立监测预警平台,有效破解大规模个性化培养难题。

比如产学对接与学科情报服务系统,依托平台大数据爬虫和AI分析能力推动构建了产业发展情报库、企业人才需求库、专业建设数据库以及教育政策数据库,实现岗位能力“云分析”;同时,建立职业岗位能力画像,精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而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学校为专业建设提供产学对接与学科情报服务平台

有了贴合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方案,浙江经贸职院打造“学在经贸”教学平台,构建教学全流程服务体系。整合自建的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引进的智慧职教资源,形成“课程-教材-实训”三位一体资源体系,教师可通过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资源。

学校构建“学在经贸”平台汇聚教学资源

“五环联动”智慧教学模式,将AI、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入培养全流程,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培养转型,如岗位能力分析中心准确率达88%,学情分析系统实现学习问题精准定位,相关案例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成果案例。实施以来,学校65%的课程已经全部采用了“互联网+智慧教学”模式,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泛在学习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数据服务成底座,系统性夯实数智教育

数字化转型,基础在先;数智化生命力,应用为要。为规模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持,浙江经贸职院以巨大的决心和投入,致力于打通全校数据脉络,集成涵盖教务、学工、人事、科研、资产、一卡通、门禁等34个核心业务系统,整合数据表超过1700张,处理数据量达数亿条,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数据资源池,率先建成并深度应用融合式数据服务中台底座,成功打破了长期困扰校园治理的“信息孤岛”,释放了沉睡数据的巨大价值,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安装了强大的“数字引擎”。面对来源各异、标准不一的海量数据,学校开展了深度治理工作,制定了19项数据主题标准与超过3000条数据清洗规则,对无效数据进行精准清洗与规整,形成了“学生”“课程”“教师”等高质量主题数据资产库,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坚实、纯净的“数据燃料”。

学校利用数据底座开展师生等多方面的画像

基于强大的中台底座,浙江经贸职院打造了一系列直观、智能的数据应用,让数据真正“开口说话”。校负责人与管理部门可通过可视化大屏,实时洞察学校发展综合态势。例如科研管理,可直观分析项目来源、级别分布及成果构成,为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供精准依据;例如多维度“数字画像”,构建了全面的学生画像、教师画像、专业画像与课程画像,推动精准施教与个性成长;例如智慧治理,通过串联教务排课、资产教室、人脸考勤等数据,平台能够可视化呈现师生在校活跃状态,并进行异常行为预警。

学校利用数据中台开展师生一体化管控服务

融合式数据服务中台的建设,是浙江经贸职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它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理念的变革与管理模式的重塑。

人工智能新探索,动态化提效教学成果

今年春节,以“DeepSeek” 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异常火爆,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也在改变智能教育,让职业教育更精准、更高效、更开放,AI让技能培养直指行业痛点,智能工具释放师生创造力,智能生成教学资源,智能匹配平台资源,打破课程资源边界。面对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浙江经贸职院牢牢把握“应用驱动、场景赋能”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实训”“人工智能+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创新,不断推动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动态化提升教学成果。

“学在经贸”平台提供二十余种AI工具供师生使用

“学在经贸”平台全新接入DeepSeek大模型,打造职业教育专属AI助手。借助DeepSeekR1深度思考大模型,AI助手可快速响应专业实操问题(如会计做账、电商运营、跨境贸易流程等),提供行业标准答案与岗位技能指导。结合DeepSeek的生成能力,还能模拟真实职场场景对话,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需求,让理论学习与职业实践无缝衔接。

学校构建大数据平台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撑

更具体的比如电子商务专业,通过AI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和数据驱动的手段,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从专业、行业的岗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标准制定、教学任务执行、达成度分析等方面,将专业建设管理与教学实施无缝衔接,在每个环节都融入人工智能,提高专业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未来,浙江经贸职院将继续深化数智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产教融合等核心业务场景的应用,依托“校社政企”四方合作平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建设具有经贸特色的校企合作体系,以数智教育为未来产业培养更多一流人才。

(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2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