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部共建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79年的浙江供销学校和创办于1984年的浙江省供销社职工学院,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2年1月正式建院,2004年整体搬迁至杭州市钱塘区。2018年,经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增挂“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
学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高职优质暨重点校建设单位。2024年以“优”等次通过第一期国家“双高计划”绩效评价,2025年再次入选第二期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575亩,下设商务智能学院、食品健康学院、数字贸易学院、数智财金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精密智造学院、合作经济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哈格哈里亚数字技术与运营联合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含国际学生)13000余人。开设30个高职专科专业、1个四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和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电子商务是国家“双高计划”、省“双高”建设专业群,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软件技术是省“双高”建设专业群),拥有国家骨干专业6个,省级重点、优势、特色等专业16个。现有教职工670余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5人,省级人才53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省级团队(工作室)12个。建有省教材建设研究中心1个,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国家级、省级各类教学成果、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等系列成果130余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奖项7项。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7%以上,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近10万人,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坚持“立足区域、依托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思路,持续擦亮“农民点菜、学院送餐”为农服务金名片。设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教科研中心、合作经济研究智库(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智库)、食品检测中心等多个校内外科研平台,是教育部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单位。建有教育部认定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实习实训类基地8个、省级产教联盟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个,牵头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和省食品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发挥办学优势,通过校际结对帮扶、人员培训、师资交流等形式,积极与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区开展东西部协作。
秉持开放办学宗旨,构建“优质资源引入-在地融合提升-打造特色输出”的国际化工作路径,现有省级“一带一路”丝路学院4个、职业与语言培训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海外实践基地6个。牵头成立浙江-西澳职业教育联盟,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首批试点院校、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
秉承“厚德崇商”校训,坚持“德能并举、商学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弘扬浙商精神,践行厚德崇商”为主线,打造红色文化、浙商文化、供销文化、传统文化、职业文化相互融合的校园文化体系。现有浙商文化研究所、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全国首批劳动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名单、省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省高校文化育人示范载体、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大学生体质提升行动“一校一策”示范学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五抓五强化”党建质量提升工程,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5个、样板支部5个,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入选全国、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各1个、第二批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培育单位,获省部级、厅局级“两优一先”荣誉50余项。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战略部署,抢占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朝着建设“中国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职业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经贸贡献”。
(最后更新:2025年9月30日)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ICP备05013608号-3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464号[旧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