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筑起教育坦途,书写文化育人新篇章

来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8-06浏览次数:19

当专业学识遇上乡土需求,当青春热情投身乡村发展,便交织成一首活力洋溢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正值暑期,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浙江经贸学院”)共组织了30支社会实践团队,4000余名个人分散实践队员,奔赴浙江省11个设区市的百余个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聚焦“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浙里青廉”等13个重点方向展开社会实践,在躬身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勇于担当中践行使命。

经贸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浙江经贸学院优秀学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双向奔赴,也是该校“五位一体”(红色文化铸魂、浙商文化修身、供销文化固本、传统文化赋能、职业文化强技)文化育人理念催生出的又一实践之花。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职业院校正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浙江经贸学院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提出“五位一体”文化育人理念,累计向社会输送以乡村振兴急需人才为主的实用人才10万余人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以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的教学经验,逐渐成为中国高职教育事业中的亮眼板块。

弘扬红色文化,夯实信仰根基

青年强,则国家强。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离不开对理想信念和优秀文化的坚定认同。

日前,“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青春助力共同富裕”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浙江经贸学院参赛师生斩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意味着该校深化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再结硕果,思政“小课堂”链接育人“大舞台”再添鲜活注脚。

“我们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奋斗中,通过开展微课比赛、红色经典诵读、主题党日活动等,全面夯实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基座。”浙江经贸学院宣传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


学校举行红歌大合唱展演活动

浙江经贸学院建立了以红色文化涵养干部师生初心使命的学习教育制度,出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打造思想性、职业性和时代性“三融入”课堂教学模式,打响“真理的味道·之江红韵”大思政课品牌,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被确立为浙江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形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格局。

红色动能澎湃,激荡青春活力。在浙江经贸学院,党员之家、党建文化长廊等一应俱全,红色教育景观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长廊

传承传统文化,坚守文明根脉

如何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壁垒,让文化自信成为滋养学生精神的源头活水?浙江经贸学院通过一、二、三课堂联动运行机制,构建出“文化课程+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文化展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

去年底,在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学校荣获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基于在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方面的卓越表现,学校成功申报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

用非遗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之美。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学校用一场以“体验非遗传承,感知电商创新”为主题的中美青年文化交流研修营活动,让32位美国师生领略了中国非遗之美,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中美青年文化交流研修营教学现场

除此之外,学校还常态化邀请民间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开展实践教学,每年组织学生到全省各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并为浙江省兴合集团、中菲丝路学院等10余家单位开展国学文化培训,让传统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教学实践。

深耕供销文化,厚植三农情怀

学校通过强化供销文化传承,开展推动涉农人才提质培育,厚植“知农、爱农、为农”的职业情怀。

学校推进的《供销文化》教材建设,被立项为浙江省“十四五”重点规划教材;每年由学校党委书记开展供销文化专题讲座,并通过全媒体形式向广大学子宣传行业榜样模范;建成供销文化馆,以科技手段及沉浸式体验,全景展现供销合作社的历史变迁和精神风貌;打造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经济研究”重点智库平台,开展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研制、咨政报告调研,畅通对接行业系统服务渠道。

宣讲员在学校供销文化馆开展宣讲活动

今年1月,智库联合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教科研中心开展供销行业职业教育发展与共同富裕学术沙龙,以一场思想交锋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为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研究提供新思路。

学校聚焦服务县域农产品上行产业链岗位群需求,主动与供销社、政府、企业合作,深化“校社政企”育人模式,为涉农行业、企业全面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学校先后10多次荣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业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突出贡献奖等省级以上荣誉,特色培训及专题服务成为高校涉农培训的专业品牌,发展出100多个特色培训菜单。

浓郁的供销文化育人氛围,在学子们的心田埋下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理想种子。

涵养浙商文化,赋能创业创新

根植浙商文化浓郁的之江大地,浙江经贸学院通过打造“敬商、重商、亲商、勤商”四大平台,致力于让校园成为浙商文化的精神高地。

以“浙商文化”课程建设为抓手,打造“三课堂联动、三阶段递进、三层面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浙商文化”课程成功入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典型案例名单;学校自编出版的教材《浙商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编入“廉洁从商”和“诚信经营”内容,引导学生从现代名商转型升级和新时代浙商精神中感悟清廉民企和亲清政商关系,该教材获浙江省“十四五”第二批重点教材。

学校教师在浙江电视台《浙江文化印记》栏目中讲述浙商文化

浙商浙企“请进来”,师生智库“走出去”。学校邀请来自企业、院所的专家学者入校宣讲“浙商文化”,每年开展商业创意项目策划大赛,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依托浙商文化研究所,为小微浙商提供各类科学研究与服务咨询,直接为浙企创造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从参与承办“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以“理论+实践+交流+回访”的培养方式为乡村输送高素养运营管理人才,到开办“风味钱塘”大学生直播电商助农孵化班,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来自浙江经贸学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助力,成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反哺着学子们创新创业。近年来,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创新项目立项50余项,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潜能,为后续创业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践行职业文化,彰显职教特色

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与行动能力,学校积极推动“三教”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校园合作、校校合作,推动职教文化迈上新境界。

从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学校动态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并落地会展文化节、微电影艺术节等文化项目,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相匹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操守不断深入人心。

学校举行会展文化节闭幕晚会

今年上半年,学校累计开展校级职业技能竞赛18项,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省级奖项40余项,其中金奖7项,入围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4项;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百强院校,余杭食药检验检测产业学院获省级县域产业学院立项,两个案例分别入选浙江省职业教育蓝皮书(2024)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3—202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五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构建着浙江经贸学院职业教育的“四梁八柱”,托举起莘莘学子的远大前程,也为浙江现代化职业教育书写新注解。


(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