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 从栀子花丝巾到生态演出:看青春力量如何重构下姜村的“人与自然”叙事

来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7-23浏览次数:10

七月的骄阳似火,却不及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只此青绿,栀爱姜来”社科志愿服务队奔赴乡村的热情。7月13日至15日,作为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惠民乡村活动之一,这支由师生、乡村CEO与优秀校友组成的队伍,踏上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这片承载着特殊使命的土地,开展了一场以栀子花为媒、以科技为翼、以社科为魂、以志愿为力的乡村赋能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循迹红色根脉,感悟振兴密码

从2001年开始,下姜村先后成为习近平等历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基层工作联系点。二十年来,下姜村牢记嘱托,实现了从穷乡僻壤到“绿富美”样板的华丽转身。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姜丽娟的讲述,让志愿者们深刻理解了这片土地的奋斗密码。从环境整治到栀子花特色产业培育,从“花果分离”技术改良到“栀梦”品牌打造,下姜村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共荣的发展之路。

志愿者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地考察感受了下姜村的发展变迁,走进 “一滴水” 研学营亲身领略了从下姜到“大下姜”的逐梦、筑梦之路。红色基因与栀子花语交织,在经贸青年心中种下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种子。

多维调研把脉,聚焦产业升级

为给乡村发展精准画像,志愿服务队展开沉浸式调研。三天时间里,他们穿梭在栀子花开基地与青创空间,实地考察农文旅融合现状;与村干部、村民、游客深度访谈,发放问卷掌握一手资料;并专访乡镇工作人员、村干部、电商创始人及民宿主理人,广泛吸纳发展建议。

“乡村治理与运营相辅相成,人才振兴是关键。”姜丽娟在座谈中提出的发展思路,让团队明确了以社科力量破解产业链升级、数字人才短缺等难题的方向,通过以栀子文创IP为纽带,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高阶转化。

文创科技双轮驱动,激活共富动能

在参观完“栀子花开”展馆后,志愿者特意开展了一场“只此青绿栀爱姜来”文创LOGO设计体验专场活动,与村民们共同勾勒乡村美学。“茶话栀韵”“丝语姜来”等文创产品新鲜出炉,其中采用朵丽丝MMT分子修饰技术的栀子花丝巾,让绿色环保理念与传统文化创新相得益彰。志愿者们还通过“线上直播+线下销售”模式推广下姜特色产品,同步开展AI电商培训,借助“呼我电商”平台构建营销网络。

芬芳的栀子香薰、晶莹的栀子精油、清雅的藏红茶、天然护肤品与花露洗衣液……生动诠释着“芳香经济”的科技转化,一朵花的产业半径正延伸为“带得走的乡愁”。

志愿服务暖民心,社科行动助共富

志愿者服务团队联合淳安县枫树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同开展了“栀馨暖阳”健康关怀活动,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自主智算与数字诊疗系统实验室的AI眼底筛查技术,为50余位老人筑起护眼屏障,让科技关怀更接地气。

“栀AI爱姜来”科普课堂上,“栀小爱”智能机器人成为老少咸宜的科技伙伴,阶梯式学习场景让孩子们在互动中爱上科学。“非遗栀艺”手作体验里,漆扇绘制与螺钿镶嵌让传统技艺在指尖重生,栀子花意象与古老工艺碰撞出新火花。

当《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生态景区演出拉开帷幕,在灯光与山水交融间,演员们化作流动的生态符号,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联结。志愿者们加入篝火晚会共舞,在碧波畔演绎“只此青绿”古典舞,用舞姿诉说生态守护的青春宣言。此外,服务队还向村民普及千岛湖氢山泉优势,推介“千城万店”创业计划,为乡村发展拓宽路径。

据悉,青春浙经贸志愿服务队还将持续深耕下姜村,通过特色产业培育、直播赋能、党建联建、众创空间共建等举措,让“栀AI姜来”“栀馨暖阳”“栀心童趣”“非遗栀艺”“栀(职)技提升”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正如那漫山绽放的栀子花,青春力量正扎根乡土,以社科智慧浇灌出共同富裕的芬芳未来。


(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18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