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发布我校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视频

来源:继续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2-10-31浏览次数:616

10月28日,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布我校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视频《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赋能帮扶 助力东坑共富》。在学校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今年暑期,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人文旅游学院,依托暑期社会服务项目,到衢州市常山县东坑村进行了专题视频拍摄。视频全面展现了自2019年以来我校结对东坑村的举措与成效,10月,经浙江省教育厅推荐,教育部采用了此视频,这是对学校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一个极大肯定。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承担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和责任,重视发挥专业优势,依托供销系统,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为推动浙江“两个先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校帮扶常山县东坑村工作纪实: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东坑村是浙西北的偏远山村。该村人口1400余人,83%有劳动力村民外出谋生。201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300元。自2019年以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东坑村结对,采取文化、人才、产业、科技、教育、消费六大帮扶模式,实施24个项目。发掘红色基因与古道特色文化,凝聚村庄发展精神动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走向共同富裕。一、文化挖掘丰富内涵

在产业帮扶的同时,学校重视文化挖掘和提炼。通过村佬座谈会、查档案资料、实地考察,发掘红色基因,宣扬红军奋斗精神。突出“乐善”、“奋发”特色,凝练新时代东坑精神文化,凝聚村庄发展精神动力。

二、文化宣传扩大共识

通过策划、举办“东坑修路节”,弘扬村庄传统文化,使“乐善”文化持续传承。根据该村资源禀赋,通过组织师生进村宣讲,助力对外宣传,推动村庄文化传播,通过“围绕千年古道,讲好东坑故事”,提升村庄文化竞争力。

三、文化赋能助力发展。一是文化赋能村庄景区创建。学校专业教师进村调查研究,深度挖掘红色基因,融合村庄深厚文化积淀与美丽风光,提炼与开发:古宿留霞、古桥通古、爱情诗石、红军战壕、乐缘问禅、双松迎客、草庐星火、凌岩飞瀑、香炉洞天等“东坑古道十景”特色景观,成功助力东坑获评“浙江省AAA景区村庄”;二是文化赋能村庄景区建设。突出村庄文化内涵,发挥文化吸引力,学校教师参入项目策划、全程指导,助力东坑村争取政策资金300余万元,实施“常山县美丽乡村实施村”、“东坑文化长廊”、“古道改造建设工程”等项目,推动村庄景区建设,村容村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文化赋能人才振兴。学校师生协助东坑通过宣讲、座谈,以奋发精神激励创业创新,依托产业发展,东坑村成功吸引五名乡贤回村创业发展;四是文化赋能助力共富。弘扬创业精神,学校成功助力村庄实现蓝莓、食用菌、民宿、香椿等五大产业协调发展。三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300元到50万余元跃升。十多名有劳动力低收入户人均收入超20000元,助力共富成效显著。

衢州市常山县东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廖端泉有感而发:“今年,我村的奋斗目标是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省供销社、经贸学院以人才帮扶为纽带以产业帮扶为基础,以文化帮扶赋能村庄全面振兴,三年的努力,推动我村从贫困村到景区村,从“空心村”走向美丽乡村。”

教育部网站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04/jilu/shipin/202210/t20221028_67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