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与行业对接大会开幕式于11月23日上午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张会生,全国电子商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宋文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兴合集团公司总裁何忠民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企业的代表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近4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学院院长李曙明致欢迎词,中国电子商务行指委委员、学院副院长张红主持开幕式。
本次大会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转型与发展”为主题。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主办,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开元商贸职业学校、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协办。
李曙明院长在欢迎辞中表示,学院于2000年设置的电子商务专业为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优势特色专业,在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深度推进教产合作,探索提高高职教育对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吸引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受到了电子商务行业、企业的欢迎,为浙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希望学院广大教师能够抓住此次对话会的机会,多向领导、专家、同行学习,多与行业、企业沟通,努力把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张会生理事长作了题为《以能力建设为中心、打造产教合作载体、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讲话。他认为,第一,要进一步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行业协会服务职业教育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更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行业协会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自觉的提高服务职业教育的能力,推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衔接、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第二,要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加快完善服务机制建设。协会正在探索和研究在经费、组织和工作机制上给予服务职业教育坚强的保障。进一步夯实电子商务行指委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三,要打造教产合作载体,服务职业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协会经过调研,决定依托有关企业建立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师资实践基地、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服务基地、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服务基地、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创业服务基地、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习与就业服务基地等五个服务载体。这五个载体依托六家企业建立,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总体任务是探索出一条具有电子商务行业特色的,可持续性、开放性和公益性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产教合作模式和服务模式。
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宋文官在讲话中表示,职业教育首先要吸引行业、企业接纳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让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设定、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建设与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使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实现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融合、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讲话中指出,浙江省教育厅一直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的结合问题,一直把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在浙江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把教育与产业、行业发展相结合作为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他表示,在涌现出阿里巴巴、网易、盘石这样的全国甚至是世界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后,浙江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在浙江这片电子商务较发达的土壤中获得了较好的成长,并形成了巨大的优势。鲍副厅长表示,下一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得企业能真正主动深入参与到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本身的建设等过程中来。要让企业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不断深化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让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让学校的研究成果能够切实的转变成为企业的商品,能够为企业带来维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
葛道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认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就是要有现代育人理念,适应现代的社会需求,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充足的条件支撑和良好的社会秩序;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要建章立制,以更大的决心聚焦关键环节,且要深层思考、精心谋划和强力执行。
开幕式上,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张会生、浙江省兴合集团公司总裁何忠民与学院院长李曙明共同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葛道凯司长与张会生理事长还为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进行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服务基地授牌。
开幕式结束后,张会生理事长与高校、企业代表一起参观了学院淘宝创业实训室、经济与管理实训基地。
本次大会得到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及省内有关媒体到会采访。